1、檢查樁位、建筑軸線尺度是否按照規劃圖紙施工;
2、核對樁工隊伍的施工資質和現場施工人員的資質證書;
3、查看打樁機壓力表檢測報告;管樁質量檢驗檢驗:①管樁檢驗報告(樁廠); ②管樁外觀數量清單; ③ 管樁廠證;④檢查和檢查管樁的外觀質量。
工程質量要求,部分粘皮、麻面的累計面積不得大于樁身外部總面積的0.5%,其深度不得大于10mm。允許做有效修補縫,漏漿深度小于主筋保護層厚度,每道漏漿長度不超過300mm,累計長度不超過主筋長度的10%。管樁或對稱漏漿搭接長度不大于100mm。有效修復損傷深度不超過10mm,每處面積不超過50cm2。
允許進行有效修復,但不允許出現環向或縱向裂縫,但裂縫、水痕和浮漿裂縫不限于管樁端面?;炷梁椭鹘畹溺叴诸^不應高于端板平面。但當預應力主筋由鋼絲制成且斷絲數量不超過鋼絲總數的3%時,允許使用不大于10mm的凹陷深度,其面積為每個位置不超過25cm2。表面破損、內外露筋、表面裂紋、端面平整度、斷頭、頂頭樁箍(鋼裙)凹陷、內外混凝土坍落度、樁縫和樁箍(鋼裙)及混凝土接頭蜂窩狀做漏漿深度不得小于主筋保護層厚度,漏漿長度不大于周長的1/4。
5、管樁廠家在管樁施工過程應嚴格按照規劃圖紙和試樁會議確定的控制目標進行監督: 5.1 管樁施工工藝要求:
(1)打樁應盡量從中心向四周進行;打樁順序應根據地基規劃標高,先深后淺;按樁的標準,應先大后小,先長后短。由于樁的密度不同,可以從中心向兩心或向外圍對稱進行;也可以從一側向單一方向進行。
(2)樁尖插入樁位后,樁身應平直穩定,采用落線雙向標定,樁身直線度誤差不得超過0.5%。
(3)接樁時,一般在距地面lm左右時進行。上下樁中心線誤差不應大于10mm。接樁時,上下樁應保持平直,錯位誤差不大于2mm。管樁連接前,應用鐵刷將上下法蘭表面清理干凈。
(4)焊接樁接頭應自然冷卻后繼續施壓。自然冷卻時間不應少于8分鐘。禁止在焊接后立即用水冷卻或加壓?,F象。
(5) 交樁后留下的樁孔應立即用麻袋沙或木板覆蓋。
(6) 樁徑、樁分布長度、樁頭法、終壓力值、樁尖貫入深度、樁入入深度應嚴格按照規劃圖紙和試樁會議確定的控制目標進行控制。
6、淮安管樁施工過程中若出現異常,需及時與規劃人員聯系(先口頭溝通,再寫下規劃討論記錄)確定解決辦法。
7、管樁施工完成后,應按照定樁會議確定的檢樁方式和數量進行后續監督。
8、根據靜態打樁機的數量,現場設備應滿足二次配電箱的數量,使每臺打樁機配備一個負荷(帶漏電)開關。多臺打樁機電源線不能連接o 換盒機的主開關。
9、每臺打樁機必須按三相五線制選擇供電電纜,保證設備接地良好。 電纜截面符合打樁機正常施工要求,電纜頭用銅線耳鉗壓接。
10、定期檢查現場電力線路,發現損壞或埋設電纜應及時保護。